近日,冯小刚在电影《向阳·花》的相关活动中透露,删掉了赵丽颖在影片中的一些狠戏。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热议,让大众对这部电影的幕后故事充满好奇。
在《向阳·花》里,赵丽颖饰演刑满释放人员高月香,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角色。为了给聋哑女儿凑齐人工耳蜗的费用,她不惜铤而走险,最终锒铛入狱,出狱后又在底层社会艰难求生。预告片中,赵丽颖彻底抛弃以往甜美形象,衣衫褴褛、满脸伤痕,将高月香为生存不顾一切的狠劲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冯小刚表示,赵丽颖在拍摄时完成了一些极具爆发力的激烈戏份,她的表演也得到了主创团队的高度认可。但考虑到电影的传播效果和观众的承受力,最终还是决定删减。例如,在监狱对峙戏中,赵丽颖即兴添加方言粗口,将角色的愤怒与不甘展现得入木三分;在村委会的场景中,她拍桌子、摔茶杯、指着村支书鼻子骂,把人物的泼辣劲儿诠释得淋漓尽致。出狱后为保护姐妹与恶霸搏斗的情节,原版中她的反抗动作更加暴烈,甚至有牙齿撕咬对方的动作,将底层女性绝境中的绝望与爆发推向顶点。但从电影创作角度来看,过于强烈的市井气可能会破坏人物蜕变的叙事弧光,与影片“向阳重生”的主题产生割裂。
此消息一出,网友们看法不一。一部分网友支持冯小刚,认为电影是面向大众的艺术,需要考虑不同观众群体的接受程度,太过“野性”的表达或许会让部分观众难以接受,进而影响电影的传播范围和口碑。另一部分网友则倍感惋惜,觉得被删掉的狠戏能让角色更接地气,充满生活气息,删减后角色的丰满度和故事的张力大打折扣,也让观众错失了欣赏赵丽颖更多精彩演技的机会。
实际上,这并不是赵丽颖第一次遭遇戏份删减。在电影《浴火之路》中,她跪地恳求人贩子、河边痛哭等精彩戏份在正片中大幅删减或消失不见。即便如此,赵丽颖依旧凭借精湛的演技赋予角色独特的魅力。从行业角度来看,删减戏份并非个例,导演在创作时往往需要在艺术表达、观众接受度和市场传播之间找到平衡。有时候为了让电影顺利上映或是契合影片的整体风格,不得不对内容进行调整。
这次冯小刚删减赵丽颖狠戏事件,不仅引发了大众对《向阳·花》的更多关注,也促使人们思考在影视创作中如何在满足观众需求、遵循市场规则的同时,最大程度地保留作品的艺术完整性。这不仅是创作者面临的难题,也是整个影视行业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。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在艺术与市场间找到完美平衡的作品,也希望演员们那些精彩的表演不再被埋没。
有话要说...